稍微的,与主流不同
观众观影心态的微妙变化
最近和一位从业多年的影视人聊天,他感慨话剧观众观看心态的变化,观众变得越来越难满足,一些被认为非常精致的作品在观众群体中收益甚微。这也启发了我对于观众观影心态变化的思考。
我想这种现象的悄然而至并非是一夜之间的,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。一方面,诸如手机、网络等新事物的不断兴起缩短了人们的精神焦虑期,提升了人们的期待值;另一方面,观众对于“好看”所期待的内涵和趣味也在悄悄发生变化。
正是由于观众的这些变化,拍摄者们不得不为之作出反应,不少电视剧、电影的宣传放着“百万特效耗时八年”,但千篇一律的套路正让观众感到厌倦。应该在产品中找到观众真正需要的东西,而不是在外壳上花费过多的时间、精力和金钱。
不受主流定义,才是产品诞生之地
有一种观影的心态叫做“想要看点新鲜的东西”,当这个心态占据观众心理后,主流电影产业就会失去一份巨大的吸引力。当然,这种特性也是主流产业得以发展和壮大的前提,因为主流需求量大,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可以通过高效率实现的,但是当所有人都偏爱遵循主流时,怎么能带来创新呢?
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拍摄者开始从主流里寻求创意,寻找新的生长点,这样也让制作更具创新性,观众感到不同以往,制作方获得了更自由的发挥空间。但是,千万不要忘记,真正的优秀创意只能用不同的方式调理,然后采用最出色的方式进行制作,而不是依靠所谓的“与主流不同”来迎合粉丝的口味。
深挖人性,探讨多元价值观
有时候那些被视为畸形和不正常的价值观,正是最适合推出的思想体系。而对人性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,更能打动观众,因为人本身就是以复杂和多元的方式存在。比如国内最著名的反传销题材影片《受益人》,剖析的是传销患者的心理变化,挖掘人性深度,传递了强烈的价值观。
国产电视剧真正实现创新和提升,脱胎而出不再平凡,也需要多元、开放的观念,同时,创作方应该更关注题材的深度,而不是仅仅为了占据观众的眼球而轻糙地处理问题。或许影音剧作品需要在将真实人物和经历与虚构故事相结合的同时,大力呈现人性的复杂和多元,探讨的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面临的生存和意义问题。
在电影和电视行业,无论负责制作还是观影评价,想做出“与主流不同”的好作品,就需要站在时间的前沿,深入人性本质并提出更多的多元价值观,带来我们需要的、甚至更多的冲击和启示。